《物流工程与管理》立足武汉,是中国创办最早,最富盛名的物流科技期刊。CNKI优先出版。湖北省优秀期刊。
投稿基本信息:
刊名: 物流工程与管理 Logistics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主办: 全国商品养护科技情报中心站
周期: 月刊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4-4993
CN: 42-1791/TS
现用刊名:物流工程与管理
曾用刊名:商品养护技术 & 商品储存与养护;商品储运与养护
创刊时间:1979
复合影响因子:0.330
综合影响因子:0.175
了解期刊怎么样,查看部分录用的优秀文章:
基于DEA的全国各省市物流产业发展研究张春梅;王茜;苗玥;晁航;马刘听1-2+5
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配送问题分析冯情情3-5
渝新欧大通道下的重庆市物流集货网络布局研究陈振江;龚英6-8+11
我国冷链物流政策演变与展望冯健9-11
物流业发展中政府的角色定位刘卿12-13
基于灰色马尔可夫链的长江经济带物流需求预测研究鄢融;万凤娇14-15
气候变化背景下广西沿海旅游业与物流业的互动研究张志宏;李梅16-17+31
逆向物流发展策略研究高波18-19
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回收商与政府之间的演化博弈研究易霄翔20-24+49
面向东盟的广西多式联运SWOT分析郭仪25-26
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发展环境及战略选择叶祥丽27-28
产业升级对广西港口物流影响研究王花云;申永辉;黄渝雁29-31
O2O模式下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浅析关颖;仲伟来;许评32-34
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研究——以成都经济区为例周路35-37+34
广西绿色物流的发展途径分析史芳伶38-39
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互动发展探析程晓玲;王玉勤;林朝朋40-43
基于AHP的永辉超市蔬菜物流配送模式选择郭春沂44-46
浙江汽车产业集群与物流外包匹配模式研究吴茹47-49
物流园区的规划崔剑;海峰50-54
基于因素评分法的煤炭物流园区绿色度评价研究范存军55-57
运筹学在物流配送中心优化布局的应用综述崔荣升58-59
福建省港口物流与福建—东盟贸易协同发展研究李照国;王婷60-61+54
铁路货运业务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对策研究魏宝红62-63+83
郑州航空港国际物流中心建设体系研究胡斌64-65
六安市绿色物流发展SWOT分析及建议董友丽66-68
福州江阴保税港腹地拓展与集疏运系统建设吴乔一康69-71+104
基于市场分层需求的如皋港口物流规划预测毕烨;杨珊珊;李汉卿72-73
考虑知识积累的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研究唐顺意;林伟滨74-75+196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物流节点规划分析——基于产业结构需求多样性角度王荣76-78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物流成本性态分析王琦79-80+78
基于ABC分析法的快递最后一公里成本分析李妍;翟鹏博;罗子婵81-83
河南省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水平对农产品物流的影响分析夏胜林;程腊梅84-86+89
淘宝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风险分析谭秀丽;艾明月;李金华87-89
基于民营快递业商流与物流的瓶颈分析车小英;韦利芳90-91+125
B2C环境下快递企业服务质量存在的风险及防范策略夏慧玲;孙叶;杨年92-93
基于信用扩张理论的物流金融监管研究韩红芸94-95
对电力物资集约化物流管理的研究与探讨李付林;王天根;屠晓栋96-97
当前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现状及建议王玉鹏98-99
装甲装备器材保障应急物流初探庞纲夺;代哲100-101
高校通勤班车的路径优化祁坤;干宏程102-104
基于启发式算法的订单分批问题研究马廷伟;雷全胜;李军;罗盛照;杜佳航105-108
多渠道物流联络中心排班算法研究曹应茹;李军祥109-110+114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物流发展模式研究邵广利111-114
基于物联网的洞庭银鱼的安全溯源唐久芳;何超燕;齐飞;陈为民115-116
基于运输时间的Dijkstra算法在应急路径优化中的应用杜杨铭;李浩117-118
基于粒子群算法下的物流配送路径优化机制张剑宗119-120
基于Zigbee技术的粮仓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罗涛121-123+183
物流配送车辆路径优化的仿真分析张玲雅124-125
基于RFID的物流仓储管理系统设计李蕾126-127
兰州九合物流园区布置的AHP-模糊评价研究剡海静128-129+136
私车自驾组团出游手机软件的设计与实现鲜飞;曾传华;梁海峰130-133+140
电子商务环境下多渠道供应链的Stackelberg博弈郑敏;刘宇熹;范元伟134-136
WP-RS-RES联合契约下四级闭环供应链的协调机制研究陈军;田大钢137-140
移动供应链成本模型及优化庞程;周颖;叶昌艺;刘宏燊;林新为141-144
基于AHP方法的供应链关系信任研究邱国斌;秦鑫145-148+210
浅谈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李响149-150
O2O模式下考虑促销努力的零售商双渠道供应链决策与协调研究张婷婷;陈宏;张俊151-152
双渠道闭环供应链差异定价协调机制周溢洋153-156+144
供应链风险预警机制研究丛培栋157-160
电子企业供应链质量管理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缪书超161-164
集群式供应链跨链间物流协同模式运行分析陈静漪165-167+152
以客户满意的智能自提柜配送模式可行性研究胡治杰;郭文倩;吴昊168-170
浅谈物流及第三方物流配送杜静171-172
京东商城物流配送研究顾明国173-174
基于区域特色文化的电子商务模式研究——以湖州皮皮鲁手绘创意文化有限公司为例龚正;刘妍;章晓波;唐卫宁175-176
针对电子商务物流模式的探讨余利舰;郑晓云177-178
基于故障树方法的在线购物服务失误分析魏航179-180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张勤;周卓181-183
企业间电子商务驱动的流程创新能力研究胡振炎;曹晟184-186+193
浅析企业的O2O电子商务模式转型林志云187-188+190
基于干扰管理理论的鲜活农产品路径优化研究向思雯;王述云189-190[学报投稿领导者http://www.xuebaotougao.com/]
我国生鲜农产品第三方冷链物流系统模型研究黄圣晶;马晓旦;夏晓梅191-193
浅析福建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余朋林194-196
电子商务环境下快递企业配送服务质量模糊综合评判张志坚197-199+235
浅谈我国物流快递业的缺陷及其发展趋势铁世萃200-201
高校校园快递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江苏师范大学为例邓旭宇;谢永梅;范林榜;张西林202-204+227
电网寄售物资的采购招标方法研究郝泽军;汪曲205-207+256
科普产业发展与税收政策选择魏景赋;钱晨曦;郭健全208-210
新形势下快递企业品牌建设对策研究魏倩倩;高兰211-213
中集集团的战略采购策略及其启示分析李欣;蒋键214-215+224
考虑碳排放的产品再制造决策系统初探李长兴;聂小芳;程晋石216-217+220
福建省制造业研发能力评价及分析方莉萍;杨广青;潘潇218-220
JIT模式下设备备件供应商选择研究张新敏;王宇翔;刘设221-224
郑州国际航空大都市建设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周俊颖225-227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大连城市交通发展的思考李培刚228-229+127
社会化顾客价值在美食分享网站的应用研究卢红霞;方晓亮230-233
城市交通拥堵收费方式的研究与讨论王艳;严凌234-235
基于转型升级的产业工人培育机制研究——以宁波市为例崔嵬;杨光;潘芳;任婉璐236-237+246
嘉鱼县设施型现代有机蔬菜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胡柳波;吕丹;余欢;曹晟238-241
西安市公交发展规划研究李晓华242-243
SPC技术在动力电池装配生产线中的应用——以电芯生产线为例韩有军;张雨琴;王小刚;黄学杰244-246
中国民营企业寻租的博弈分析黄菲菲;王梦圆;王应明247-250
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与形成研究综述李广培;全佳敏251-256
基于灰色模糊评价的水利工程管理绩效评价陈茜257-258
消防监督工作应以人为本筑防线——对构建中国全民消防安全教育新模式的宏观思考与探讨研究田思龙;刘国良;刘福存259-263
建筑结构屋面防水施工技术探究耿永松264-265
焦炉基础下喷管加固处理关键技术应用研究吴华伟;王胜强266-267
铁水倒罐坑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刘伟268-269
产业升级视阈下冷链物流高技能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以广东省为例严雪晴;陈晓华270-272
PCT教学法在配送中心管理实务的应用刘畅273-275+267
案例追踪教学法在物流实务课中的应用——以《配送管理实务》为例石纳芳276-278
基于推拉因素的物流专业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研究叶翀;王梦宇279-281
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实践体系构建研究陈艳282-283+263
物流管理职业教育三级人才培养及评价体系探析黄晶;黄芬284-285
三位一体物流职业教育信息化体系建设的研究杨晓峰;张茁286-287
高职物流专业工学交替模式实践探索刘敏288-289+278
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实验教学课程体系设计思路探究周小芬;王勇;朱姝帆290-291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创新研究陈宾292-293+319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张琳;姚微;乔骏294-295
高职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岗证一体的学期项目研究与实践汪燕;陈艳芳296-298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叶鸿299-301
国际物流教学中集装箱运输交接方式探讨李冰冰;周小芬302-303
海关深化改革 报关专业何去何从董章清304-305+314
高铁运营管理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朱启;姜萌306-307
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实验课程体系研究张敏;石宇强308-309
微任务教学法在Access数据库教学中的应用高宁;朱思征310-311
基于学分制改革的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特征研究段圣贤;吴边;卜蓓312-314
浅谈2+1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生就业带来的影响陈燕平315-316
虚拟化技术在高校计算机机房的创新研究周春樵;史旻317-319
应用型本科中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激励机制研究肖怀云320-322+329
基于微博的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舆情预警系统的设想陈宏伟323-324
机械制造工程基础多元化综合考核研究相恒富;张立军;王世敬;李小朋325-326
巴斯克地区自治大学使用英语教学情况研究田有兰;周晓梅327-329
高职院校现代物流管理导论一——认知物流吴林蔓;黄丹莉;吴元佑330-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