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篇文章,是关于学报论文审稿流程研究的,觉得很好,分享一下。
题目:对话理论指导下高职学报论文编辑流程的重构
一、关于对话理论
对话理论强调通过对话这种方式和手段,进行情感交流与文本解读,在情感的张力中产生对文本意义的创新解读,关注的是读者与文本、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平等交流。随着对话理论的发展,它已突破语言学与文艺理论的界限,在教育领域尤其是在语文教育领域产生了回声,挑战传统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教学,体现的是平等、合作与创新。编辑工作本身具有对话性的因素,对话理论对高职学报编辑工作同样具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二、对话理论对高职学报编辑工作的功能与价值
编辑工作是一种对话,是编辑、作者、文本之间的一种对话,而对高职学报编辑工作来说,是编辑、作者、论文、高职教育理念、高职教育专家等之间的一系列对话,通过展开以论文文本为核心的对话,对论文进行加工再创造,最终实现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将文艺理论中的对话理论应用到高职学报编辑流程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创新性,能够更好地指导学术论文的编辑流程,从而促进高职学报编辑工作的开展,刊发具有独特意义和应用价值的学术作品,以提高刊物的社会影响力和办刊质量。
1.体现了学报编辑与作者之间的平等性
在高职学报编辑工作中,对话既是一种引导我们思考教育本质的理念,又是一种指导我们做好编辑工作的有效手段。简言之,在高职学报文本编辑过程中,对话理论强调的是编辑与作者之间平等、亲切的交流与知识共建。拿编辑工作来说,它挑战原有的编辑与作者的关系、文本和编辑的关系,知识本质与真理,以及成果方面的思维成见、定见与主观认定。对话是什么?巴赫金认为“对话是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以世界为中介,旨在命名世界,对话就是人和人联合起来,反思现实,改造世界。”
在以往的高职学报编辑工作中,因为不同的人对不同的论文文本有不同的理解和领会,过多地注重编辑自身的生杀予夺的权力,作者与编辑之间往往体现为主从的关系。对话理论指导下的高职学报编辑工作中,作者居于主体地位,编辑居于主导地位,二者是一种平等、合作的关系,无主从层次之分。
2.凸显编辑过程中信息的多元交互性
在高职学报编辑工作中应用对话理论,主要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也就是人与精神产品之间的对话,其中的人与人之间包括:编辑与作者、编辑与审稿专家,编辑与受众者——读者之间的对话;而人与精神产品的对话,包括编辑与文本语言本身、文字所附载的信息和教育理念、与语言规范等之间的对话。因此,整个编辑工作中更强调人与人、人与精神产品(人与文本、人与语言、人与理念等)之间的互动性和交流性,并使以往的编辑工作过程中单一的信息交流变为多向的信息交流,促使信息之间开放、平等交流。编辑、审稿专家、作者在合作中对论文文本进行解读与规范,从而保证优秀学术成果的选择与传播。
3.突出了论文文本在整个编辑工作中的重要性
对话理论指导下的高职学报编辑工作,强调论文文本在整个编辑流程中的重要作用,论文文本是进行编辑、作者、理念得以对话的基础,也是不同信息碰撞和交流的桥梁与媒介,高职学报编辑在工作过程中,要注重作者自身的话语权,切忌不要以自身的误读、误判替代作者作为论文写作主体自身的观点与独创性。
4.提高了论文编辑的生成性和创新性
编辑工作是极具创新性的工作,编辑在进行稿件筛选并对其进行加工和优化的劳动过程中,要保证作品的独创性、可传播性,整个过程要通过对话过程来完成。对话思维不同于“是——是”、“否——否”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对话的过程是一个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的双向运动过程。巴赫金在对话论中指出:“对话发生在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理解过程之中,对话的目的是为了交流思想探求真理”。通过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研究,相互交流沟通,使人们的认识逐步接近真理。在某个学术问题的研究中,对比不同的表述、见解、观点,便会在某种涵义的“相通之处”产生着对话关系。高职学报编辑工作中,就是把这些“是与否”、 “对与非”、指导意见及建议通过平等话的形式,反馈于作者,并在对话中对学术成果进行再创新,生成更具独创性、价值性的文本。
三、在对话理论指导下高职学报编辑工作的流程的重构
对话理论指导下的高职学报编辑工作是通过多重对话来完成的,用中医的理论“望闻听切”概括起来较为恰当。对话发生在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理解过程之中,对话的目的是为了交流思想探求真理。通过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研究、相互交流沟通,使人们的认识逐步接近真理。
(一)望:将论文所传达的信息与编辑自身的知识体系进行对话
“对话理论强调作者、文本和读者之间的平等地位,关注作者和读者双方的共同作用和双主体地位。对话总是存在于主体与主体之间相互理解的过程中,而高职学报编辑是高职研究论文的第一读者,以读者的身份首先介入研究论文,对论文所呈现的观点和理念和自身的知识体系进行对话,进行深层次的阅读理解。这里“望”的含义,不仅仅是“看”,更重要的是理解,高职学报编辑要与论文所承载的理念与办刊宗旨进行对话,将论文所传达的作者观点和信息与自身的评价标准进行对话,产生新意义的理解。这是初审,初审中信息对话遵循“作者——论文文本——编辑、第一读者”这一流程。初审是与作者进行间接对话的第一步,也是筛选稿件的第一步,直接决定了稿件的取舍和是否需要进行第二轮的对话。当然,初审通过,进入下一轮对话,否则,就需要与作者进行非文本的直接对话,反馈稿件的处理结果和存在的问题。
(二)闻:将论文所传达的职业教育理念与职业教育专家进行对话
对话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强调对话的指向性,意即是说,强调文本对社会现实的指向作用,对高职论文来说就是强调论文是否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和刊发价值。“闻”意即“倾听”,在第二轮对话过程中,编辑的职责是将第一轮对话中选择出来的稿件交由职教相关方向专家进行专业对话,倾听专家对于稿件的理解和意见。
(三)听:与编排和文字规范进行对话
听,听出、服从之意。编辑工作自身具有规范性,要符合学术刊物自身的编排规范,如著录规范、格式规范等,同时也要服从科研成果的文字规范,以保证优秀学术成果的传播。这是论文与刊物编排规范的一次对话,通过此轮对话,增强论文的美感,确保规范性。
(四)切:对论文的处理结果提出切中的处理意见与作者进行对话
通过以上三轮对话,与作者直接进行书面或电话沟通,如需返改的,提出中肯的指导意见;如直接刊用,要将最终处理意见反馈给作者。这是一篇论文编辑中的最后一轮对话,也是编辑与读者的最后一轮对话。当然,如果作者返改有问题还需再改时,就需要进行新一轮的对话。
四、对话理论针对高职学报编辑素质提出的新挑战
1.具有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驾驭高职教育理念的能力
高职学报编辑要具有较强的职业敏感性,对高职教育的前沿问题具有较强的嗅觉,具有及时把握前沿高职教育理念和驾驭高职教育理念的能力。高职学报编辑一是要通过不同方式,不断捕捉高职教育发展的最先进理念,并内化为自身的知识体系;二是将掌握的高职教育理念应用到编辑工作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增强高职教育理念的运用能力,方能保证优秀高职教育研究成果的传播。
2.不断提高社会交际能力
编辑是编辑出版环节中的组织者,在编辑与作者的交往中,编辑应当成为作者的知音和朋友,编辑通过与作者的交流沟通,相互理解和支持,建立深厚的友情和广泛的联系,才能不断地开拓选题、组织稿件、了解读者需求、并在交际中获取灵感,这都需要编辑具有一定的社交和公关本领。高职学报编辑要通过不同的手段与方式,加强与社会、与作者、与专家的沟通,如发布征稿启事、刊登广告、作者见面会、召开座谈会、学术讨论会等,扩大对话的范围,提高刊物的质量。因此,高职学报编辑人员务必加强公关意识的培养,提高自身的社交活动能力,并在日常工作中自觉地运用,稿件编辑过程中的各轮对话才能够顺利进行。
3.具有较高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审美和鉴赏能力主要是指编辑对美感受、理解和分析评判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直接影响到编辑对学术作品价值的鉴赏判断和刊物的编排质量。高职学报编辑在处理稿件的过程中,运用抽象思维对作品的基本观点、学术水平进行推理、判断,总体上,既要考虑稿件的内容,又要兼顾形式,在内容上,既要关注稿件的适用性,又要关注其新颖性;在形式上,既要强调版式的总体编排体例与设计,又要考虑编辑的标准与规范,等等。因此,高职学报编辑要不断加强美学理论学习,并将其应用到稿件对话的全程,不断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不断开拓视野,扩大信息交流面,以提高自身的鉴别和评判能力,促使新的科研成果的创新与问世。
4.熟练掌握现代技术应用能力
作者与编辑之间能否及时地进行反馈与对话,依赖于二者构建的平台,目前论文采编系统是各期刊编辑部普遍采用的平台,学术不端论文检测系统也是判定论文优劣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一名出色的编辑在具有语言规范能力、高职教育研究能力的同时,还要具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以保证与作者、与教育专家能够及时进行沟通和对话,并在对话中建立合作关系,及时反馈论文观点及指导意见。
总之,对话理论为当前高职学报编辑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理念,如何更好地将该理论应用到实践过程中,更好地指导高职学报编辑工作,还有待于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巴赫金.诗学与访谈[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340页.
[2]学报投稿网http://www.xuebaotougao.com/,在对话中发展自我话语——对话理论视野中的写作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08(11):155-156.
[3]仲娜娜.巴赫金对话理论浅析[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4):46-48.
[4]张瑞霞.高职学报编辑的职业敏感性[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9):75-76.[学报投稿领导者http://www.xuebaotougao.com/]
[5]孙少晶.论巴赫金对话理论中的传播学思想[J].传播学论坛,1999(4):71-73.